位置:首页 > 认识蕲艾
返回列表
认识蕲艾
发表时间:2022-03-21     阅读次数:1060     字体:【

蕲春艾草,是艾草的一种,遍产蕲春县近水向阳之田头地边,山坡上也少量生长。因该艾草产于蕲春,故名蕲艾。是蕲春四宝(蕲蛇、蕲龟、蕲竹、蕲艾)之一,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植物。

一,植物特征
蕲春艾草又名艾蒿,属菊科蒿属,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其茎直立,高 约80-250厘米;叶片宽大肥厚,被毛密而长,形状如蒿,每片叶有五个大的缺刻。叶面淡青色或灰色,茎杆及叶片的背面密生白色绒毛,柔软而光滑,香气浓郁。

二,药效功能
叶、茎均可入药,也可泡水口服、入菜和洗涤之用。蕲春艾草,有治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肠胃炎等功效。以蕲春艾草煎水可防治皮肤病。对于产妇和婴儿,都有消毒强身的功效。后世研究认为,蕲春艾草可治月经不调、腹中冷痛、胎漏下血、胎动不安、宫寒不孕等症。将干艾草叶捣碎如绒,称“艾绒”,制成艾条、艾柱,燃灸经穴,能驱寒除湿,温通气血,舒经活络,故医家谓艾可灸百病(《名医别录》),称之为灸草。蕲春艾草能不仅治疗多种疾病,还具有奇香,可以作调香原料。枝叶熏烟能驱蚊蝇,具攘毒杀菌的功效,所以产自蕲春的艾草比一般艾更香,入药治疗效果更好。
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, 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, 医学药理研究中表明: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,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,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。艾叶烟熏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。

三,药用价值
艾草,性味苦、辛、温,入脾、肝、肾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艾以叶入药,性温、味苦、无毒、纯阳之性、通十二经,具回阳、理气血、逐湿寒、止血安胎等功效,亦常用于针灸;全草有调经止血﹑安胎止崩﹑散寒除湿之效。治月经不调﹑经痛腹痛、流产、子宫出血,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﹑头风﹑月内风等,又可炙百病,为医家最常用之药。现代实验研究证明,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;平喘、镇咳及祛痰作用;止血及抗凝血作用;镇静及抗过敏作用;护肝利胆作用等。艾草还可作“艾叶茶”、“艾叶汤”、“艾叶粥”等食谱,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。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,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,所以,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,一来用于避邪,二来用于赶走蚊虫。

四,蕲艾与李时珍
可以这样说,没有李时珍,就没有蕲春艾草。相传李时珍经常上麒麟山(今蕲州镇郊)采集艾叶标本,并在家园里亲自种植,并首次将蕲州艾叶命名为蕲艾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,四明者图形。……自成化以来,则以蕲州者为胜,用充方物,天下重之,谓之蕲艾。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,蕲艾一灸则直透彻,为异也。”从此,蕲艾之名,风靡全国。正是由于李时珍对蕲州艾叶的肯定,从而为蕲艾成为艾叶道地药材的地位奠定了基础。继李时珍之后的明清医家及本草医籍皆遵从时珍之说,十分重视和极为推崇蕲艾,明《本草乘雅半偈》记载:“蕲州贡艾叶,叶九尖,长盈五、七寸,厚约一分许,岂唯力胜,堪称美艾。”清代的《本草备要》、《本草从新》、《本草易读》、《得配本草》等皆明载:以蕲州者(蕲艾)为胜。现代的一些医药专著均强调蕲艾的优质性和道地性,如1953年时逸人著《中国药物学》就注明:艾产于我国各地,以湖北蕲春县最佳。高等医药院校教材《中药学》、现代中药的大型志书《中药志》以及台湾出版《本草药性大辞典》等也多有类似记载。

 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蕲艾PK普通艾叶
返回顶部